韓國傳統建築

水原華城

水原華城

京畿道水原市八達區行宮路11

www.swcf.or.kr

09:00~18:00

+82-31-290-3600

1,500韓元

以典美武裝的城門與城郭

  朝鮮(1392~1910)第22代君主正祖(1752~1800)意欲興建一座城池,不僅要固若金湯,還要典雅流麗,實現這一願望的即是華城。華城已在1997年與昌德宮同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曾如此評價華城:「城郭的建築物無一重複,各自彰顯出藝術價值。綜觀東西方,華城可謂具備先進科學特徵的近代軍事建築傑作。」
  華城設有長達5.7公里的城牆、四座城門,以及沿城牆外圍而建的多項防禦設施。1794年1月動工,原先估算工期需10年,但最後竟然只花了2年6個月便宣告完工。能大幅縮短施工時間的關鍵在於給予工程技術人員的合理待遇,以及以實學*為基礎的建築工法。實學家丁若鏞(1762~1836)為修砌華城城牆而發明了舉重機,一名成年男子利用舉重機便可獨自搬起約240公斤的重物。除此之外還有利用水碓、滑輪等原理來搬運重物的轆轤等各式建築設備,藉以節省了大量勞動力。
  在建設華城時一共使用了七種形狀的磚塊,經各式組合後建造出甕空心墩等,優美且堅固的軍事設施。甕城是指設於城門前的圓弧形城牆,不僅能發揮預防敵軍接近城門的軍事作用,精巧砌出的半圓型態更呈現出幾何美感。空心墩是朝鮮時代城郭中,唯一存在於華城的設施,在磚塊堆疊而成的望樓上方興建閣樓,以便士兵藏身或歇息,於各層鑿出的孔洞則可用來偵查敵情或開炮攻擊。從外部看去,這些孔洞就像是點綴於堅固磚牆上的別緻花紋。
  城郭上設有型態不一的角樓*,姿態萬千,其中猶如花朵盛開的訪花隨柳亭與城牆下方的龍淵交相輝映,營造出華城中最獨到的風景。亭子下方還隱藏著為抗敵而設的陣地。
  由此可知,華城的建築不僅蘊含著造型美,還盡顯了君王為守護百姓的愛民之心。

* 實學:出現於18世紀前後的社會改革思想,著重於改革與開放。
* 角樓:建於城牆上的樓閣,用來偵查敵情。

  • sitemap01
  • sitemap02
  • sitemap03
  • sitemap04
  • sitemap05
  • sitemap06
  • sitemap07
  • sitemap08
  • sitemap09
  • sitemap10
  • sitemap11
  • sitemap12
  • sitemap13
  • sitemap14
  • sitemap15
  • sitemap16
  • sitemap17
  • sitemap18
  • sitemap19
  • sitemap20
  • sitemap21
  • sitemap22
  • sitemap23
  • sitemap24
  • sitemap25
  • sitemap26
  • sitemap27
  • sitemap28
  • sitemap29
  • sitemap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