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曲線以融入地形的建築物
2007年,首爾市政府為整頓東大門地區的老舊街貌,繼傳統與現代之後開創未來價值而舉辦了「東大門設計廣場及公園(DDP)」國際指名邀請設計大賽。該活動邀請了八位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建築師,最後由英國建築師札哈‧哈蒂(1950~2016)的作品脫穎而出。札哈‧哈蒂於2004年成為首位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其設計特色即在於透過創意構想不斷挑戰建築、城市與設計的界線。
札哈‧哈蒂著手規劃東大門設計廣場時設定了兩大主題,其一為「轉喻的景色(Metonymic Landscape)」。所謂的轉喻是藉由某個事物的屬性或與其相關的詞彙來取代之的修辭手法,她即是借東大門晝夜川流不息的活力來表現建築,也藉著建築來呈現東大門的蓬勃生機。另一則是「市區裡的綠洲(Oasis at the Center of a City)」,為此在東大門設計廣場重現韓國傳統水墨畫中的風景,營造出一座與周邊水泥叢林形成強烈對比的市區綠洲。東大門設計廣場遵循這兩大主題,成為型態流麗、景觀豐美的市區休閒空間。落成後曾遭人批評其前衛造型與歷史城市首爾的形象格格不入,然而如今卻是《紐約時報》評選出的世界知名景點、為首爾增添另類風采的地標。
東大門設計廣場為全球最大的立體不規則建築物,表面的45,000片鋁板為配合建築型態而有不同形狀,不規則的曲面由外向內、由內向外不停歇地蜒流著,訪客動線亦如水流般自然地在內外流動,無論身在建築何處,都能感受生生不息的空間感。
* 普立茲克建築獎:一年一度頒發,以表彰在世建築師藉由其建築展現天賦、遠見與奉獻等特質的交融,並透過建築藝術立下對人道與建築環境的永續且深遠貢獻,又被譽為「建築界的諾貝爾獎」。